大寧縣慶祝第41個教師節表彰大會召開
臨汾新聞網訊 9月8日,大寧縣慶祝第41個教師節表彰大會召開??h委副書記、縣長王志華等縣四大班子領導出席會議。各鄉鎮、縣直各部門負責人,受表彰教師,各中小學、幼兒園負責人參加會議。
大會回顧總結了2024至2025學年教育工作,安排部署了下一學年工作。與會領導先后為尊師重教先進單位以及一年來大寧縣教育戰線涌現出的先進單位和模范個人進行頒獎。受表彰的優秀校長、中高考貢獻獎獲得者代表先后進行了發言。王志華在會上代表縣委、縣政府向默默努力、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線的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向受到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大寧教育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會議指出,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持續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資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辦學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教師隊伍建設全面加強、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教育公平得到切實保障,推動全縣教育事業一年一個新臺階。
會議強調,要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優化布局規劃,加快項目建設,提升設施水平,力爭通過幾年努力,使大寧的辦學條件從本質上得到改善,邁進山區縣一流行列。要提升教學水平,學校層面要深化改革創新,完善以教學質量為核心的管理機制,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教育管理現代化水平;教師層面要促進專業發展,強化師德修養,加強能力培訓,激發隊伍活力,推動全縣教育教學水平實現整體提升。要加強學生品德教育,做到德育為先,懂得感恩社會,促進全面發展,努力培養德才兼備、擔當重任的時代新人。要大力支持教育發展,強化組織領導,保障投入到位,優化部門協同,營造良好氛圍,形成全社會關心教育、支持教育、服務教育的良好格局。
會議指出,全縣教育工作者要堅守育人初心,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任務,培養更多心懷家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要提升教學質量,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著力滿足群眾優質教育需求。要狠抓減負增效,嚴格落實“雙減”要求,切實減輕家長學生負擔,突破“唯分數”導向,將綜合素質評價融入日常,實現“減負”與“提質”雙向賦能。
會議強調,全縣教師要堅守教育初心,以德立身、潛心育人,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要勤修教學內功,與時俱進、勇于創新,做教育改革的實踐者;要心懷大愛、甘于奉獻,以深厚的教育情懷和扎實的工作,共同書寫大寧教育更加輝煌的篇章。(張振東)
政府搭建平臺 促進群眾就業
近日,大寧縣2025年就業攻堅服務行動脫貧勞動力專場夜市招聘會在府前廣場舉辦。
本次招聘會采取線上線下同步開展的方式進行,在統一安排下,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縣婦聯和來自我省及省外的各類企業,有序設立宣傳咨詢臺進行企業宣傳招聘和職位推薦。同時,相關部門也在現場為求職者提供了職業指導、技能培訓、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咨詢服務。求職者馬芳愛說:“我聽說咱政府廣場有一個招聘會,我看了一下,還有適合我的幾份工作,把信息全部留下,希望最后有一份合適的工作讓我干?!?/p>
據了解,此次招聘會由縣人社局和昕水鎮聯合主辦,縣公共就業人才服務中心承辦,共有55家企業入場參與招聘,提供就業崗位580個,崗位涉及工業、農業、銷售、文秘、電子科技等行業,受到大寧縣求職者的一致好評。縣公共就業人才服務中心主任張麗萍說:“民生工作是第一要務,就業工作關系到千家萬戶。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征集更多更優就業崗位,為有招聘需求的單位和有就業意愿的人群,積極搭建橋梁,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全面發力,為全縣的高質量發展貢獻人社力量?!?劉浩杰 張紅建)
割麥首站擴容工程竣工在即 能源輸送再添“強引擎”
山西晉西南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割麥首站擴容工程是大寧縣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項目,也是提升區域能源輸送能力、保障供應安全的關鍵舉措。目前,該工程已完成關鍵節點建設,即將投入生產。
割麥首站作為大寧縣區域能源管網樞紐,承擔著重要的接收、轉運及分配功能。隨著大寧區塊煤層氣增產,并依據上游企業增量計劃,該公司啟動割麥首站擴容工程。山西晉西南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割麥首站擴容工程項目負責人徐韌飛說:“項目主要新建1臺往復式壓縮機組,1套三甘醇脫水裝置,提高了100萬方/天的處理量。目前,該項目主體已建設完成,正在進行路面的硬化恢復和工藝區花磚的鋪設。9月份進行試運行,保障大寧縣燃氣冬供需求。”
山西晉西南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割麥首站位于大寧縣太古鎮割麥村,站內主要接收中石油煤層氣公司永寧1集氣站來氣,并對接收來氣進行過濾、增壓、脫水等一系列工藝處理,最終輸送至我省天然氣管網。今年以來,該公司投資3970萬元啟動擴容項目。項目建成后,割麥首站日最大處理能力將達300萬方/天,年處理能力將達10億方/年。屆時不僅可以滿足大寧縣居民及工業用戶的用氣需求,也將為大寧區域煤層氣轉輸利用、基礎設施配套發展、能源供應結構優化等提供有力保障。徐韌飛說:“在項目施工和生產運行過程中,我公司始終踐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及軍事化訓練管理,打造了一支堅強可靠的生產運行管理團隊。我們將充分依托大寧區域豐富的煤層氣資源,努力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增強管網輸送能力和當地燃氣基礎設施建設,為大寧縣煤層氣資源勘探開發及煤層氣產能建設作出貢獻?!?張 帥)

9月8日,在大寧縣道教村衛道緣品農產品加工幫扶車間,村民在展示特色農產品。近年來,大寧縣道教村加大在外人才回引力度,先后有一批在外經商務工青年回村,大力發展一二三產業,延伸產業鏈,提升農副產品附加值,支持返鄉青年創業,將扶貧加工車間租賃給他們,共同注冊“衛道緣品”品牌,用于發展農產品加工,帶動村集體和農戶共同發展。
記者 閆銳鵬 攝
法律服務“零距離” 惠企紓困解難題
——大寧縣司法局開展“法律服務惠企”專項行動紀實
“張律師,您來得正好,幫我們把把關,看看這份采購合同有沒有法律風險。這方面的法律規定我們不太懂,心里沒底?!毙艃|達新能源公司負責人把一份合同遞到律師面前,指尖摩挲著紙頁,略顯緊張。
“您看,這里的‘驗收標準’描述過于籠統,需要補充具體的參數,否則容易產生糾紛?!甭蓭熌托牡亟忉屩贤瑮l款,信億達新能源公司負責人一邊認真聆聽,一邊在筆記本上飛快地記錄要點,并對合同進行修改補充。這正是大寧縣司法局開展“法律服務惠企”活動,深入企業提供精準法律服務的生動一幕。
為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大寧縣司法局聚焦企業需求,組織律師團隊深入信億達新能源、寧揚能源、昕宗酒業等多家企業,開展“法律服務惠企行 紓困解難促發展”主題活動。他們通過與企業管理人員、職工代表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合同管理、用工風險、知識產權保護、安全生產等法律難點,以及職工普遍關心的工資待遇、社會保險、勞動安全保護等切身利益問題。針對企業提出的法律需求,建立“企業法律需求清單”,提供“定制式”“零距離”的法律服務。
“這些法律知識太實用了。”信億達新能源公司員工侯強認真翻閱著縣司法局發放的《民法典》《民營企業法律合規風險提示》《民營經濟促進法》等宣傳資料,并將律師的聯系方式存進了手機通訊錄?!霸缟衔疫€嘀咕,這種宣傳活動和我沒多大關系,沒想到律師講的都是我們平時工作中能用到的。比如,律師講到上下班途中發生意外也算工傷,這個我以前還真不知道。”侯強翻開筆記本,上面記錄著“簽合同要查社保條款”“特種作業必須持證上崗”等要點。他感慨地說:“公司組織的崗前培訓和證書考核,原來都是法律規定的,這下心里踏實多了?!?/p>
午飯時分,廠區食堂里,大家津津樂道地討論著“司法局進企業講法律”的話題。一位管理人員笑著說:“今天律師說了,勞動合同越規范,大家干得越安心,就不會總是想著換工作。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
“那可不?!焙顝娊舆^話茬,“上次簽合同的時候,特意給我們念了工資發放時間和加班規定,當時還覺得挺麻煩,現在才知道,這都是在保障我們的權益?!?/p>
為構建常態化的法律服務機制,大寧縣司法局積極探索“一對一”法律服務模式,建立了法律服務結對機制,定期安排經驗豐富的律師為企業開展“法治體檢”,提供合同審查、制度完善、風險評估等法律建議,并為職工解答勞動合同簽訂、工傷認定、勞動報酬支付等具體問題,讓企業和職工足不出戶就能獲得專業、便捷的法律幫助,切實感受到法治對民營企業發展的支持和保障。
“感謝大寧縣司法局對我們企業的關心和支持。這種‘法律服務惠企’專項行動讓我們倍感暖心,也讓我們投資更放心、發展更安心?!毙艃|達新能源公司負責人感激地說:“希望司法局以后能多開展此類活動,進一步提高我們員工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為企業內部營造良好的學法、守法、用法氛圍?!?/p>
除了開展“法律服務惠企”專項行動以外,大寧縣司法局還組建了法律服務托管團隊,為新設立6個月內的民營企業,免費提供為期6個月的經營管理、勞動用工、風險防范等6個方面的“法律托管”服務。截至目前,已簽訂“法律托管”服務協議35份,切實幫助民營企業有效防范法律風險,依法規范經營。
車子緩緩駛出廠區,后視鏡里,信億達新能源公司廠區的藍色廠房在陽光下格外明亮。法治的溫暖,體現在合同里清晰的條款,體現在工資條上準時的日期,更體現在職工提起“法律”二字時,眼中那份踏實的目光。大寧縣司法局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侯耀強 張麗榮)
大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持續推進專項檢查 筑牢校園食品安全
近日,大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執法人員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切實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守護廣大師生飲食健康。
檢查中,執法人員先后深入大寧一中、大寧二中、幸福學校等地,圍繞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食材采購與儲存、加工制作、環境衛生與“三防”設施、食品留樣制度執行等方面對學校食堂進行全面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隱患,明確整改時限與要求,并通過“回頭看”跟蹤督辦,實現隱患源頭清零、動態消除,堅決守住校園食品安全底線。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馮會明說:“接下來,我局將持續深入推進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進一步壓實校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與監管責任,構建‘日常檢查、隨機抽查、專項督查’的立體長效化機制,切實織密校園食品安全防護網,為校園食品安全提供堅實保障?!?張紅建)
三多鄉
推進糧食單產提升項目 實現“藏糧于技”增產密碼
金秋時節,在三多鄉的糧食單產提升示范基地里,采用新模式種植的玉米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在三多鄉糧食單產提升示范基地,綠油油的玉米植株挺拔整齊,碩大的玉米棒顆粒漸滿。農技人員深入壟間,一邊仔細查看玉米的長勢、籽粒灌漿程度,一邊向種植戶詳細講解田間管理要點。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馬紅寧說:“這個階段,咱重點要做好后期病害的防治工作,主要防治玉米的穗腐病、莖基腐病、青枯病,一旦發生病害,要及時使用無人機噴灑殺菌劑進行防治,減少病害造成的損失,確保做到增產增收?!?/p>
今年以來,大寧縣重點圍繞玉米、高粱等作物實施單產提升項目,推廣高產穩產、抗病性抗逆性強、抗倒伏、宜機收的優良品種,采用地膜覆蓋種植、節水灌溉+高密度種植、一噴多促等技術,通過集成創新、精準投入和科學管理,有效帶動大面積生產向“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目標邁進。三多鄉南堡村黨支部書記馮福華說:“相對于傳統模式,畝保苗多1000多株、產量多800余斤。相對于今年的極端天氣來說,咱這種種植模式更有優勢,預計畝產在2000斤左右。”
入秋以來,大寧縣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緊抓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促弱轉壯、防災減損、增穗增重”為目標,全面組織發動,強化科技支撐,迅速掀起了秋季田間管護熱潮,力保秋糧豐產豐收。馬紅寧說:“我們將按照‘一網四到位’的工作要求,組織農技人員深入各鄉鎮開展秋糧管護技術服務,落實防災減災關鍵技術措施,及時調配農機開展收獲,確保作物顆粒歸倉?!?張 帥 靳博宇)
太古鎮
“窯洞養殖”農戶忙 鄉村振興添活力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近年來,太古鎮深挖地域資源優勢,創新利用廢舊土窯洞資源發展“黃河灘羊”養殖,拓展農民群眾的增收致富渠道,讓沉寂的黃土窯洞煥發出鄉村振興的新活力。
在太古鎮嶺上村“窯洞”養殖場,潔白的羊群正悠閑地吃著草料,養殖戶馬瑞富正忙著添草加料。他告訴筆者,他養了60多只羊,羊圈是政府利用廢棄土窯洞改造而成,村里現在有10多戶村民發展“黃河灘羊”養殖,大家對這個產業很有信心。馬瑞富說:“窯洞改造好了,羊絨賣了1.6萬元,羊估計還能賣兩三萬元?!?/p>
近年來,太古鎮統一規劃,啟動廢棄土窯洞改造羊圈項目工程及配套扶持,先后投資619萬元為全鎮107戶村民磚砌土窯洞259孔。在完成羊圈修繕加固后,還為每戶配備蓄水桶和太陽能路燈,實現了從養殖場地到設施設備、飼草種植的全鏈條保障,全面激發了村民參與“黃河灘羊”圈養產業的積極性。太古鎮副鎮長馬路路說:“太古鎮推廣土窯洞圈養‘黃河灘羊’不到一年,養羊戶增收20%,實實在在的收益,讓村民們發展產業的勁頭越來越足。預計到今年年底,全鎮圈養羊的規模將突破23000余只,有效帶動產業壯大和農民增收?!?張振東 馮 錚)
昕水鎮
特色中藥材種植開出鄉村振興致富“良方”
昕水鎮持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全力培育發展中藥材種植特色產業,促進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在昕水鎮秀巖村黃芩種植現場,機械設備在田間有序作業,一粒粒黃芩種子精準地播撒在土壤中,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昕水鎮秀巖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瑜鵬說:“今年村里計劃種植中藥材300畝,村委主動對接中藥材技術人員,對村民在播種、施肥、防治病蟲害等環節出現問題都能及時解決。下一步,我們打算依托中藥材育種育苗基地,探索深加工,把產業鏈做長,讓村民在產業鏈上賺到更多錢?!?/p>
近年來,昕水鎮依托生態優勢,將中藥材種植作為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大力推廣黃芩、連翹等中藥材種植,延伸中藥材產業鏈條,探索出了一條產業發展帶動農戶增收的新路徑,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昕水鎮到村任職大學生馮超說:“今年,我鎮共種植中藥材3300畝,涉及秀巖村、安古村、坡角村等11個村,采取農戶自行種植的方式,驗收完畢后,每畝補貼400元,可以顯著帶動農戶增收,拓寬他們的收入渠道,還可以形成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張振東)
曲峨鎮
“智慧大棚”孕育瓜菜產業新前景
曲峨鎮北風村的昕甜甜瓜智能溫室大棚,實現了瓜菜種植從“會”種地到“慧”種地的轉變,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還帶動了農民增收,促進了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走進曲峨鎮北風村的智能溫室大棚,一株株綠油油的辣椒、西紅柿、甜瓜秧苗長勢正旺,煥發著勃勃生機。相比以前的傳統蔬菜大棚,“智慧大棚”引入了自動通風系統、卷簾機以及各式智能化設備,實現了對棚內的溫度、濕度、水肥、光照、通風等實現自動監測控制,從而有效降低了勞動強度,助力設施大棚提質增效。曲峨鎮村民賀紀蘭說:“我種了四五年大棚,感覺收入不錯,今年村里搭了智能溫室大棚,我承包了3個,種的甜瓜、蔬菜。智能大棚有掌握溫度濕度的,有拉甜瓜的車,還有攪拌機、水泵,一切都是自動化的,全部用遙控來掌管,減輕了我們種地的負擔?!?/p>
據了解,昕甜甜瓜智能溫室大棚項目占地約129畝,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擴大曲峨鎮溫室大棚規模,提升溫室智慧化水平,有力推動設施農業、智慧農業、高效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曲峨鎮到村任職大學生賀凱說:“‘智慧大棚’的投入使用,為我們村集體經濟增收和大棚瓜菜產業帶來了新機遇。我們將充分利用新技術、新產業的帶動作用,推動全村農業向智能化、精細化發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同時,我們將繼續探索鄉村產業發展的新途徑,帶領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張紅建)
統籌策劃:趙俊堂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