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服務百姓為中心,康復手法為重點,結合鍛煉為目的,不出遠門就康復,康復幸福千萬人……”9月10日,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二科病房內,七旬老人辛大叔捧著一疊寫得密密麻麻的信紙,輕輕遞到醫護人員手中。這是他花了不少心思自編的順口溜《表一表咱們的康復科》,足足8頁紙、1500字,每一筆都透著對科室救治兒子小辛的感激。
“我想用順口溜把心里的感激說清楚,也想告訴相同遭遇的患者?!毙链笫逭Z氣里滿是真誠,“咱這地方多省心啊!解放路院區有康復門診,屯里院區有康復病房,不管是看病的技術、待人的服務,還是住院的環境、訓練的設備,都特別讓人放心。不用大老遠跑外地折騰,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先進的治療,這多好啊!”
這段千字順口溜背后,藏著一個讓人揪心又暖心的故事。2024年大年初一,本該是全家團圓、熱熱鬧鬧的日子,小辛卻在和家人逛景區時,突然被一陣劇烈頭疼擊倒,緊急送醫后確診為兇險萬分的腦干出血。雖經全力搶救撿回性命,卻落下了四肢癱瘓、不能言語等嚴重后遺癥,只能依靠氣管切開套管和胃管維持生命。
“兒子才40歲出頭,一對兒女還小,整個家不能這么垮了?!北е敖^不放棄”的想法,辛大叔帶著小辛在外地跑了一家又一家醫院,可康復效果始終不理想,兒子的病情絲毫沒有起色。直到去年8月,聽人說起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二科,他們才揣著最后一絲期待找了過來。這一趟沒白跑,辛大叔的心重新熱了起來,“科主任王亞平、護士長宋淑英專業有耐心,說的全是實在的康復辦法,一下就說到我心坎里了。再看看病房環境好、康復設備新,我當場打定主意,就在這里治了?!?/p>
小辛入院后,王亞平沒少花心思,多次牽頭組織多學科會診,結合針灸、吞咽治療、手法按摩、呼吸訓練、肢體訓練等多種方法,量身定制了個性化的康復方案;宋淑英帶著護理團隊也格外上心,不僅把基礎護理做得細致,還時刻盯著預防壓瘡、感染等并發癥。一天天下來,變化逐漸顯現:小辛的氣管切開套管和胃管先后撤掉了,從一開始只能躺著到依靠外力坐起來,從發不出聲音到能說幾個單字、短句,甚至能進行簡單交流。這些變化,不僅讓回家后的護理輕松不少,更讓深陷絕望的一家人重新看到了希望。
回到家后,辛大叔總想著讓兒子恢復得再好些,又帶小辛去了不少外地大醫院,可轉了一大圈后,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回到臨汾。恰好這時,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二科在解放路院區開了新的康復門診,辛大叔便趕緊來找王亞平咨詢。讓他意外的是,隔了好幾個月,王亞平還清楚記得小辛的情況,準確說出之前的康復進度和注意事項。經過仔細檢查診斷,為了讓康復效果更連貫,小辛再次住進了屯里院區。
二次住院期間,辛大叔不僅見證了科室新的發展和變化,還從其他病友口中得知,不少患者都是從北京、湖北、江蘇等地慕名而來的。更讓他感動的是,王亞平、宋淑英每天至少查房兩三趟,實時關注小辛病情并調整方案,主管醫護和治療師認真負責、細致到位,每個人都盡心盡力,比家屬還要上心。
兩次住院的切身經歷,再加上其他患者的親身感受,讓熱愛寫作的辛大叔有感而發,一筆一劃寫下長達1500字的順口溜,把所見、所感、所悟全揉進了字里行間?!叭找箞允卦趰徫?,熱情服務暖人心,問寒問暖一家人,要問他們怎么樣,個個都是好樣的,人人賽過‘白娘子’。”
“我雖然記不全每位醫護的名字,但他們天天來病房查看、幫小辛做訓練的樣子,都刻在我心里了?!毙链笫迮踔鴮憹M字的信紙,充滿感激地說,“我寫這些,不只是為了感謝,更想跟那些還在四處找康復醫院的人說一句,不用非得跑外地的大醫院,咱們臨汾就有技術好、待人親的康復科,能給像小辛這樣的患者,實實在在帶來希望。”
收到這份沉甸甸的心意,康復醫學二科的醫護人員們心里暖暖的。自科室成立以來,不管是癌癥晚期需要安寧療護的患者,還是偏癱截癱想重新站起來的患者,都能在這里得到細心的照料和康復的底氣。短短幾年,醫生辦公室、護理站及走廊墻上,都掛滿了患者和家屬送來的錦旗和感謝信,每一份都是實打實的認可。如今,在醫院的全力支持與推動下,科室特意在解放路院區開設康復門診,頸肩腰腿疼正骨治療、偏癱截癱康復、言語吞咽與認知障礙訓練等都能“就近看、就近練”,讓患者少跑路、求醫更方便。
“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一位位患者,還承載著一個個家庭的幸福。”王亞平說,“‘一切為了患者’是動力更是前行的方向,我們會把康復的技術練得更精,把服務做得更優,從方方面面回應患者的需求,幫助更多家庭重新找回希望、找回幸福?!?/p>
記者 李 靜

責任編輯:暢任杰